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在私家园林中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万竹生秋意,林园六月初"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六月初夏时节,竹林却已透出秋意。这种反季节的描写突出了竹林的清幽凉爽,让人仿佛提前感受到秋天的舒爽。
中间四句展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人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品酒赏景("骚人宜物色,樽酒坐庭除"),看着夕阳映照远山("落日横孤嶂"),感受清风拂面("清风满太虚")。"太虚"指广阔天空,用这个词让清风显得更加空灵透彻。
最后两句写诗人兴致高昂,直到傍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临走还不忘采几朵池中荷花("池上采芙蕖")。"芙蕖"就是荷花,这个细节既表现了诗人的雅兴,也暗示了夏季的时令特征。
全诗通过竹林、落日、清风、荷花等意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新自然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选择和描写,自然流露出闲适愉悦的心情,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高雅的生活情趣。诗中"骚人"(诗人自称)、"樽酒"(酒杯)等用语,也体现了典型的文人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