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夏禹玉烟江叠嶂图

大江来自岷山远,万里东流几深浅。
洪涛巨浪日舂撞,一派西随万山转。
万山峨峨翠黛浮,大孤小孤当中流。
高城远出武昌树,衰草微连鹦鹉洲。
茅屋人家住深岛,鸡犬不闻人迹少。
几行归雁日边来,一幅征帆天际小。
湘南雨歇秋风清,落木黯淡哀猿声。
荆门月出夜潮长,九疑山碧秋云横。
我生自是优游者,足迹何曾半天下。
长江万里欲神游,却喜今朝见图画。
图画再展未得休,似有模糊寒具浮。
只恐通仙忽飞去,惊绝当年痴虎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长江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长江的浩渺与山川的秀美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与对人生的悠然态度。

诗的开篇,诗人以长江为视角,描绘了它从遥远的岷山发源,向东奔流万里的壮阔景象。洪涛巨浪日夜撞击着两岸,仿佛在与群山共舞。这里的“洪涛巨浪”不仅写出了长江的磅礴气势,也暗喻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两岸的山川。万山巍峨,翠绿如黛,大孤山和小孤山屹立在江中,仿佛是江水的守护者。高城、衰草、鹦鹉洲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江畔风景。茅屋人家深居孤岛,鸡犬不闻,人迹罕至,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

随着季节的变换,诗人又描绘了湘南的秋景:雨歇风清,落叶飘零,猿声哀婉。荆门的月夜,潮水上涨,九疑山的碧绿与秋云相映成趣。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多变,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满足与对长江的向往。他虽然足迹未遍天下,但通过这幅画卷,仿佛已经神游万里。他担心这幅画中的美景会像仙人一样突然飞走,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长江的壮丽与山川的秀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对人生的悠然态度。它让我们感受到,即使生活中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艺术与自然,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