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花朝节的美好景象,充满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东君有意作佳辰,细蕊繁枝二月春"用拟人手法,把春神东君比作精心布置节日的策划者,让二月里开满细嫩花蕊、长满繁茂枝条。这里"细蕊繁枝"四个字就勾勒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
后两句"最喜花朝天气好,少微幡下酹花神"直接表达对花朝节的喜爱。诗人特别高兴遇到好天气,在微微飘动的彩幡下,用酒祭奠花神。"酹花神"这个动作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透露出诗人赏花的雅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像在跟读者聊天一样分享春日见闻。通过"有意作""最喜"这些口语化的表达,把对春天的期待和欣喜写得特别亲切。最妙的是最后祭花神的细节,让整首诗在热闹中又带着几分庄重,显得情致盎然。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