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夜行船
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应怅望、家人父子,重见无由。陇水寂寥传恨,淮山宛转供愁。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人生失意与离别之苦,充满壮志难酬的悲凉感。
上片(前半部分)讲的是怀才不遇。开头回忆十年前和朋友喝酒写诗、纵情高歌的快意时光,那时总盼着朋友能像大鹏展翅般飞黄腾达。但现实很残酷——读书人的帽子(儒冠)反而成了负担,就像神箭手李广战功赫赫却一辈子没能封侯,道尽了才华无处施展的憋屈。
下片(后半部分)转到生离死别的哀愁。"榆关万里"说朋友远行像一片飘走的云,不知会流落何方。想到从此再难与亲人团聚,连陇水淮山这些景物都仿佛在传递愁绪。最后"燕鸿南北"的比喻特别扎心——大家像南北分飞的燕子,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把酒言欢了。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一边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气,一边是"现实教我做人"的无奈。通过李广的典故、飘云的意象,把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写得特别有画面感。最后用分飞的燕子作结,让所有遗憾都沉淀在一声长叹里。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