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家塾诸生五章 其四

诗书供健福,行路亦何心?
古道棘都满,滥游情已淫。
病鹰难击刺,大木极苍深。
多谢云如絮,瀜瀜媚薄襟。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私塾学生的生活为背景,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求学之路的思考,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诗书供健福,行路亦何心?"像是老师在劝诫学生:读书本是为了让人生更充实(健福),但你们求学时为何总心不在焉(何心)?一个反问句点出了学生浮躁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三个强烈对比的意象:
- "古道棘都满"说传统学问之路充满荆棘(困难),但"滥游情已淫"批评学生像无根浮萍般放纵玩乐
- "病鹰难击刺"比喻能力不足的人(病鹰)难有作为,反衬"大木极苍深"——真正的大树(学问)需要深厚积淀
- "多谢云如絮"看似写景,实际暗示学生心思像浮云般轻飘,而"瀜瀜媚薄襟"用细雨打湿衣襟的景象,暗指浅薄的快乐经不起考验

全诗像一位严师既指出问题:求学不能浮躁;又给出方向:真正的学问需要像苍天大树般扎实成长。最后两句的细雨意象尤其巧妙,把抽象的道理化作可感的画面,让人在诗意中自然领悟治学之道。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