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千见示刘松年溪山楼阁图用坡公集中韵
淳熙小字藏石边,绢素微裂凝尘烟。
暗门刘郎呼欲出,鹤归城郭应悽然。
刘郎自具擘山手,断续飞下云中泉。
重楼面势各向背,地非辋口非樊川。
蔽亏绿树露小阁,水纹山影阑干前。
消摇白日不待遣,倚枰二叟全其天。
寻诗一老独有意,目送去鸟穷幽妍。
尤工远势写村落,背崦或有桑麻田。
丹青不让李晞古,金碧直压赵大年。
画史笔力在盘礡,无取小景争便娟。
关门听雨品字坐,焚香埽地曲尺眠。
落花将春作昨梦,主人与客俱列仙。
只愁青壁太斗绝,画里欲学猿猱缘。
莫言此画非我有,他日想见哦长篇。
暗门刘郎呼欲出,鹤归城郭应悽然。
刘郎自具擘山手,断续飞下云中泉。
重楼面势各向背,地非辋口非樊川。
蔽亏绿树露小阁,水纹山影阑干前。
消摇白日不待遣,倚枰二叟全其天。
寻诗一老独有意,目送去鸟穷幽妍。
尤工远势写村落,背崦或有桑麻田。
丹青不让李晞古,金碧直压赵大年。
画史笔力在盘礡,无取小景争便娟。
关门听雨品字坐,焚香埽地曲尺眠。
落花将春作昨梦,主人与客俱列仙。
只愁青壁太斗绝,画里欲学猿猱缘。
莫言此画非我有,他日想见哦长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宋代画家刘松年的山水画《溪山楼阁图》,通过生动的语言让画中景色跃然纸上。
诗的开头先交代了这幅古画的现状:画作角落有淳熙年款,绢布已有些开裂蒙尘。接着用"暗门刘郎呼欲出"的拟人手法,形容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要走出画来。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画中景物:飞瀑流泉、错落楼阁、绿树掩映的小阁,还有下棋、赏景的人物。诗人特别称赞画中远景村落的笔法,说其水平不输名家李唐、赵大年。
最后诗人由赏画转入抒情:在画斋中听雨焚香,与画中景物神交,仿佛自己也成了画中仙人。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的珍爱,虽然画不属于自己,但日后定会为它写下更多诗篇。
全诗最妙处在于:
1. 把静态的画作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这幅古画
2. 通过"呼欲出"、"目送去鸟"等动态描写,赋予画作生命力
3. 最后将赏画体验升华为人与艺术的精神共鸣
4.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