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故居梅花
梅花照耀山下村,旧居不返伤我魂。
破苔履迹谁复扫,定要风雨参成昏。
祇今环堵聊自存,亦有独树背竹园。
骤看疑是云母薄,细睇乃识玉体温。
裴回竟使不忍去,步绕直欲穷晡暾。
是中有句郁莫吐,如禅未悟参多门。
须臾月上花且落,四顾无人相与言。
经年取酒藉地饮,饮醉更觉山林尊。
破苔履迹谁复扫,定要风雨参成昏。
祇今环堵聊自存,亦有独树背竹园。
骤看疑是云母薄,细睇乃识玉体温。
裴回竟使不忍去,步绕直欲穷晡暾。
是中有句郁莫吐,如禅未悟参多门。
须臾月上花且落,四顾无人相与言。
经年取酒藉地饮,饮醉更觉山林尊。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怀念故居梅花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事的伤感,又有对梅花之美的沉醉。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人情味的画面,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睹物思乡的伤感
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山下盛开的梅花让作者想起已无法返回的旧居,内心充满忧伤。"破苔履迹谁复扫"这句特别生动——长满青苔的旧路上,当年走过的脚印现在无人打扫,暗示故居早已荒废,只剩下风雨作伴。
2. 梅花的神韵之美
作者用两个巧妙的比喻描写眼前梅花:远看像半透明的云母片般晶莹,近看才发现是温润如玉的花瓣。这种从朦胧到清晰的观察过程,让梅花有了立体感,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3. 徘徊不舍的心境
"裴回竟使不忍去"(徘徊着实在不忍离开)这个细节很打动人。作者绕着梅花踱步,从早到晚都不愿离去,就像参禅时苦苦思索却不得要领的状态,暗示心中有感慨却不知如何表达。
4. 孤独的共鸣
结尾的意境最耐人寻味:月亮升起时花瓣飘落,四周空无一人,作者只能独自饮酒。醉后反而更感受到山林(自然)的庄严可贵。这种"举杯邀明月"式的孤独,反而成就了与自然的精神对话。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梅花串联起"物是人非"的感慨,但哀而不伤
- 对梅花的描写既有视觉美感,又赋予它玉一般的品格
- 最后独酌的场景,把个人的孤独升华为对自然的敬畏
就像我们看着老照片发呆,照片里的风景没变,变的是看风景的人。诗人通过梅花这个"老友",完成了对逝去时光的温柔告别。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