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高云麓大史乱后移家海上,苍虬为作苍茫咏诗图,属题此阕。忧生念乱,同有无涯之感也

沧江投老,故国平居,斜阳心事年年。
烟画寒林,枯吟且耐荒寒。
空山傥客孤往,怕西风、吹老啼鹃。
身世证閒云,天际去住随缘。
极目昏鸦蔽日,几蓬瀛尘涨,坐阅霜颠。
起舞霓裳,何堪梦绕钧天。
婆娑四明狂客,谱哀歌、都付冰弦。
羁泊感,只空中传恨,一壑能专。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于战乱年代,作者借朋友移居海上的事,抒发对乱世的感慨。全词用夕阳、寒林、孤鸟等萧瑟意象,营造出悲凉压抑的氛围。

上阕开头"沧江投老"三句,写朋友年老时被迫离开故乡,每年面对夕阳都满怀心事。"烟画寒林"以下,用枯树、空山、西风、杜鹃等意象,暗喻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孤独与坚守,像闲云一样漂泊无依。

下阕"极目昏鸦蔽日"三句,用乌鸦遮天蔽日的画面,比喻时局黑暗。"起舞霓裳"两句,借唐玄宗典故,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怀念。"婆娑四明狂客"以下,写朋友只能通过写诗弹琴来排遣哀愁,最后"一壑能专"道出乱世中人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已属不易。

全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紧密结合,通过朋友移居的小事,反映出大时代下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语言含蓄深沉,将悲愤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体现了传统文人"哀而不伤"的审美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