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久居杭州的老人回到家乡过年时的温馨又略带自嘲的场景。
上半部分:
- 开头用"老去霜颠种种"形容自己头发花白、衰老的样子,"归来绣褓重重"写回到家看到儿孙们裹着绣花襁褓的热闹场景。
- "辛盘银烛画堂中"描写过年时摆着丰盛菜肴、点着银烛的厅堂,老人觉得这是"第一生平好梦",说明他非常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下半部分:
- 孩子们"争学传柑索枣"(争着要柑橘和枣子),还"挽须交问衰翁"(拉着老人的胡子问东问西),生动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对老人的亲昵。
- 最后两句是自嘲:说自己比杜甫还穷("少陵"指杜甫),哪有什么"天吴紫凤"(指华丽的衣服)给孩子们。既表达了囊中羞涩的窘迫,又透露出对孩子们索要新衣的疼爱和无奈。
整首词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把老人既享受天伦之乐又为贫穷所困的矛盾心情写得活灵活现。通过孩子们要糖果、拉胡子、讨新衣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亲情和年节氛围。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