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耕时节的生动画面,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南村北村布谷鸣,家家陇头催出耕"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布谷鸟的叫声在村庄间此起彼伏,仿佛在催促每家每户赶快下地耕种。"陇头"就是田埂,农民们纷纷走向田间的场景跃然纸上。布谷鸟的鸣叫在这里不仅是自然声音,更象征着春天的农忙信号。
后两句"道逢田父喜相语,四十三个春水生"捕捉了一个温馨的细节:路上相遇的老农们高兴地交谈,分享着"四十三个春水"的消息。这里的"春水"可能指春雨或灌溉用水,"四十三个"或是具体数目,或是形容水量充足。农民们为充沛的水源欣喜交谈,透露出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中,雨水是多么珍贵的馈赠。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朴实的喜悦感。没有华丽辞藻,只用布谷鸟、田埂、老农对话这些日常元素,就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来了,大地复苏,农民们满怀希望开始新一年的劳作。这种对自然节律的顺应和对丰收的期待,正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最本真的模样。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