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贵族夫人骑马出行的华丽场景,用简单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两位美人的风采。
前两句"秦虢风流本一家,丰枝秾叶映双花"把两位夫人比作同根生长的并蒂花,用"丰枝秾叶"形容她们服饰华贵、仪态万方。"风流"二字点明她们不仅外貌美丽,更有出众的气质。
后两句"欲分妍丑都无处,夹道游人空叹嗟"写得特别巧妙:路人们想比较谁更美,却发现根本无法分出高下,只能徒然惊叹。这里通过旁观者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两位夫人不相上下的绝色姿容。
全诗就像一张动态的仕女图,没有直接描写容貌,而是通过比喻和旁观者的反应,让读者自己想象这份令人屏息的美。诗人用"双花"的意象,既表现了两人的亲密关系,又暗含了"花开并蒂"的美好寓意,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贵族生活画卷。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