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中吕宫)二首 其二 春水

雪初消,波微溜。
鹅肫荡口,莺脰湖头。
蓝拖打桨人,绿染湔裙候。
何事干卿吹频皱。
笑东风,直恁风流。
情如此柔,残红漾,久还妆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雪刚融化、湖水微动的情景,充满了生机和柔美的氛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温情。

首先,诗词开篇点明了时节——“雪初消”,说明冬天的寒冷正在退去,春天悄然来临。“波微溜”则形容湖水的轻轻流动,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柔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鹅肫荡口”和“莺脰湖头”,这两个地方名字虽然有些陌生,但可以想象是湖水边的一处风景,或许是水鸟和莺鸟栖息的地方,进一步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人在春天中的活动——“蓝拖打桨人,绿染湔裙候”。这里的“蓝拖”和“绿染”分别指打桨的人和洗衣的女子,色彩鲜明,仿佛一幅生动的画面。打桨的人在湖上划船,而女子在湖边洗衣,春风拂过,湖水泛起涟漪,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然后,诗人突然转向了内心感受,提出一个问题:“何事干卿吹频皱。”这里的“卿”指的可能是湖水或者风,诗人似乎在问:风为什么总是吹皱湖水呢?接着,他笑着说“笑东风,直恁风流”,意思是东风如此多情,总是撩动湖水,仿佛它在追求某种浪漫。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风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仿佛它也有了情感。

最后,诗人回到柔情的主调:“情如此柔”,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柔软和温暖。湖水中漂浮着“残红”,可能是落花,随着水波轻轻荡漾,最终“久还妆楼”,可能是指花瓣被水波带到远处的楼阁边,仿佛为它增添了一抹色彩。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湖水、风、人以及落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的情愫。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的柔和与温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天之中。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