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胡生敬明守戎
世非道不世,人非道不人。
武非道不武,文非道不文。
斯道入无间,斯道广无垠。
谁能甘蜗缩,但饱七尺身。
殷勤嘱明眼,认取此身真。
到得眼明日,万汇备于君。
主人不自主,大患在逡巡。
真形谁信取,磅礴贯乾坤。
武非道不武,文非道不文。
斯道入无间,斯道广无垠。
谁能甘蜗缩,但饱七尺身。
殷勤嘱明眼,认取此身真。
到得眼明日,万汇备于君。
主人不自主,大患在逡巡。
真形谁信取,磅礴贯乾坤。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强调"道"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文武技艺,都必须遵循"道"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告诉我们:
1. 开篇四个排比句像敲警钟:世界失去道就乱套,人失去道就不配为人,武术失去道就成暴力,文化失去道就变空壳。这个"道"可以理解为天地间的根本法则,也可以理解为人间的正道真理。
2. 中间用蜗牛比喻特别生动:人不能像蜗牛缩在壳里只顾吃饱喝足,要睁开眼睛认清自己的本真。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不能只顾眼前苟且",要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3. 最后给出行动指南:当你看清真相后,世界万物都能为你所用。但如果像犹豫不决的房东(主人)不敢做主,就会错失良机。真正的强者应该像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气,有担当敢作为。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抽象哲理具象化:用蜗牛比喻苟且偷生,用"房东"比喻优柔寡断,用"浩然正气"比喻顶天立地的气概。诗人其实在说:做人要明辨是非、坚守正道、敢作敢为,这样才不枉活一世。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无论身处什么时代,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