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曾是将军莳菊馀,尚遗秋雪一藤癯。
篱香伴酒经三主,钱树涂银散五铢。
往往抱霜冰夜蝶,亭亭插帽朗晴萸。
落英又道堪餐甚,坐看柴桑一事驱。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菊花的品格与人文内涵。

前两句用"将军莳菊"的典故(暗指陶渊明)带出菊花的高洁形象,"秋雪"形容白菊如雪,"一藤癯"则描绘出菊花清瘦挺拔的姿态。中间四句通过三个典型场景展现菊花的人文价值:伴着酒香见证朝代更替("经三主"),作为货币图案流通于世("钱树涂银"),在秋夜吸引霜蝶、在晴天装点衣帽。这些描写将菊花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紧密联系。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菊花不仅可供观赏,其花瓣还能食用("落英堪餐"),而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陶渊明("柴桑"指其故乡)采菊东篱的隐逸情怀。全诗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既写实又用典,将菊花的自然属性与人文象征完美融合,赞美了菊花凌霜不凋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