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清亭赏芍药同邵子湘冯山公吴荆山次梅圣俞杨乐道留饮置芍药韵

花事故乡盛,嘉名锡红药。
每当婪尾春,平台展宴乐。
老夫客震泽,芳姿想累萼。
远致劳园丁,种植依林薄。
昱昱含颦娇(故园名种),风致宛如昨。
压倒金昌城,不数广陵郭。
招邀澹荡人,共此花前酌。
况我双戟门,翛然可罗雀。
脱帽苔任藉,佐酒笋竞斫。
经时偪仄怀,偃仰得开廓。
浩态与狂香,恍疑天上落。
雅宜明月来,生憎寒雨作。
觞行俨卷波,矫首闻城柝。
折枝惜旖旎,张幄添灼烁。
翻阶斗新句,岂同士女谑。
司花何狡狯,旧谱武仲略。
载把都官诗,高吟向铃阁。

现代解析

这首《含清亭赏芍药同邵子湘冯山公吴荆山次梅圣俞杨乐道留饮置芍药韵》是一首描绘春日赏花、与友人共饮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的开头提到芍药的故乡盛产这种花,芍药在春天绽放,诗人在平台上设宴,邀请好友一同欣赏这美丽的花朵。此时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对故乡的芍药依然心怀思念,于是他特意让园丁从远方带来芍药,种在林中,希望借此寄托乡愁。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芍药的风姿,它们娇艳欲滴,宛如昨日般美丽,甚至比著名的金昌城和广陵郭的景色还要动人。诗人邀请了几位性情淡泊的朋友,一起在花前饮酒,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因为诗人的家门平日少有人来,显得有些冷清,但在这样的春日里,大家脱帽坐在青苔上,用笋子佐酒,气氛十分轻松愉快。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变得开阔,芍药的香气和姿态让他仿佛置身仙境。他认为这样的美景最适合在明月下欣赏,而不喜欢寒雨打扰。大家一起饮酒,仿佛卷起波浪,诗人抬头听到城楼的钟声,感到时光流逝之快。

诗中还提到大家折下花枝,为芍药的美丽而惋惜,同时张起帐篷,让花朵更加光彩夺目。大家争相吟咏新诗,气氛热烈,不同于一般的男女嬉闹。诗人感叹芍药的美丽如同司花的仙子般狡黠,而他们的聚会则如古时的文人雅集,充满了文化气息。

最后,诗人高声吟诵着都官的诗句,仿佛在向铃阁(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传达这份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芍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情和文雅生活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