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桐崖小像 其二

合沓云山上插天,玄晖诗句至今传。
卧游已足令人羡,身陟丹梯益邈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壮丽山景,并借古抒怀,表达了对自然与诗意的向往。

前两句"合沓云山上插天,玄晖诗句至今传":连绵的云山直插天际,南朝诗人谢朓(字玄晖)描写山水的诗句至今流传。这里用"上插天"的夸张手法突出山势险峻,同时通过谢朓的典故,暗示自然美景与诗歌艺术可以穿越时空永恒流传。

后两句"卧游已足令人羡,身陟丹梯益邈然":即便只是躺着神游山水已足够令人羡慕,而亲身攀登红色阶梯般的山径(丹梯),更让人感到超然物外。"卧游"与"身陟"形成对比,强调亲临其境的体验比想象更美妙,登山过程能带来远离尘世的飘然感受。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云山的高远气势,又传递出文人雅士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超脱的情怀。诗中"云山""丹梯"等意象色彩鲜明,最后"益邈然"的飘渺感,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登高望远的畅快和超脱。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