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 其二

西山无物与泉民,底使民如父母亲。
凡日用间无不敬,满腔子里尽吾仁。
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
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写给一位即将赴任温陵(今福建泉州一带)的官员赵伯泳的送别诗。全诗通过朴实温暖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祝福。

前四句用老百姓的口吻夸赞赵伯泳:西山的泉水虽然清澈,但比不上您对百姓的恩情。您就像百姓的父母一样亲切,日常生活中处处为百姓着想,心里装着的都是仁爱之心。这里用"无物与泉民"的对比,突出赵伯泳比自然馈赠更珍贵的品德。

五六句转为诗人自己的感慨:我的见识还和从前一样浅薄,但您身上"中和"(指中庸平和)的官印却焕然一新。这里用"熏知见"(熏染见识)和"涤中和"(洗涤官印)的巧妙比喻,形成新旧对比。

最后两句是美好祝愿:希望您能把桐乡(象征治下百姓)的依恋之情传播开来,将来百姓会用寒泉秋菊(象征高洁)永远纪念您。这里用"祀千春"(祭祀千年)的夸张手法,表达对赵伯泳政绩的永恒期待。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话别般自然亲切。通过泉水、官印、秋菊等日常意象,塑造了一位亲民爱民的清官形象,展现了宋代士大夫"仁政爱民"的理想追求。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真挚的情谊,既有对友人的欣赏,也有对百姓的牵挂,还有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