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玄墓山观赏梅花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山间的宁静。
首句“芬芳秀色若可餐”用“可餐”来形容梅花的香气和颜色,仿佛梅花的美丽可以让人“吃”下去,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的吸引力。接着,“正月梅花开未残”点明了时间,正是正月,梅花依然盛开,没有凋谢,展现了梅花的坚韧和持久。
“万树俱含兰气郁,千崖欲动珠光寒”进一步描写了梅花的盛景。成千上万的梅树散发着兰花般的香气,山崖上的梅花仿佛在寒风中闪烁,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这两句通过夸张和比喻,让读者感受到梅花在山中的壮观和美丽。
“春风披拂白云上,明月常抱青林端”则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象。春风吹拂着白云,明月悬挂在青翠的树林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深入山家疑积雪,闭门犹恐惊袁安”把读者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想象。诗人深入山中,看到满山的白梅,仿佛积雪一般,甚至担心自己会打扰到像袁安这样隐居山中的人。这里的“袁安”指的是古代一个著名的隐士,诗人用他来象征山中的宁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山间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