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风入松歌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飗.美人援琴弄成曲,
写得松间声断续。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论。
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照清徵。风何凄兮飘飉,
搅寒松兮又夜起。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
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
写得松间声断续。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论。
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照清徵。风何凄兮飘飉,
搅寒松兮又夜起。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
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
现代解析
这首《琴曲歌辞。风入松歌》描绘了一幅秋夜松风、美人弹琴的动人画面,通过琴声与自然声音的交织,表达了深沉的思绪和情感。
首先,诗中提到了“西岭松声落日秋”,这是典型的秋天的景象,松树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落日余晖映照在山岭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着一丝伤感的气氛。接着,“千枝万叶风飕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风中的动感,松树的枝叶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这里,美人开始弹奏琴曲,琴声断断续续,像是在模仿松树在风中的声音。这种琴声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它“清我魂”,让人心灵得到净化。
“流波坏陵安足论”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但在这秋夜的美景和琴声中,这些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美人夜晚坐在明亮的月光下,琴声中似乎包含了“少商”和“清徵”这样的音调,这些音调在古代音乐中往往与哀愁和思念相关。
“风何凄兮飘飉,搅寒松兮又夜起。”这里的风变得更加凄凉,搅动着寒冷的松树,夜晚的寂静被打破,琴声也随之变得更加悠长。这种悠长的琴声“金徽更促声泱泱”,仿佛在催促着什么,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焦虑或期待。
最后,“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人生不如意的感慨,琴声中的悲苦仿佛能够被所有听到的人感受到,无论是弹琴的美人还是聆听的客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松风与美人弹琴的场景,表达了对于人生、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琴声与自然声音的交织,不仅让人感受到美的享受,更引发了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