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陂

山陂院落今挼种,城郭楼台已放灯。
白发逢春唯有睡,睡间啼鸟亦生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面对春天时的复杂心境,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通过对比展现时空变化:山坡上的院落刚播下种子("挼种"指揉搓种子准备播种),城里却早已张灯结彩。这一快一慢的对比,暗示着城市与乡村、热闹与寂静的生活差异。

后两句聚焦老人状态:白发苍苍的主人公面对春天只想睡觉,连鸟叫声都觉得厌烦。这种反常反应背后藏着深层悲哀——不是不爱春天,而是岁月无情,身体衰老使他无法像年轻人那样享受春光。"啼鸟生憎"的细节尤其精妙,本该悦耳的鸟鸣成了打扰,强烈反衬出老人疲惫又无奈的心境。

全诗用最朴素的生活场景(播种、睡觉、鸟叫),道出了老年人共通的生存体验:在季节轮回中感受到的生命流逝,以及热闹世界里的孤独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却让读者从"只想睡觉"这样简单的愿望中,体会到一种令人心酸的衰老滋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