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病枕闻蝉》描绘了一个人在家中静静躺着,听着窗外蝉鸣的情景。诗的开头“閒门无剥啄”意思是家门安静,没有敲门声,暗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清闲且无人打扰。接着“倦枕阅晨暮”描述了主人公因为疲惫而躺在床上,从早到晚,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后两句“风外一声蝉,谁家庭下树”则通过蝉声引入了外界的元素。蝉鸣随风传来,让人不禁好奇这是谁家院子里的树上传来的声音。这里的蝉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夏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短暂。蝉的生命周期很短,它们的鸣叫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场景,传达了一种宁静、孤独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在安静中享受着独处的时光,同时也对周围的声音和自然的变化保持着敏锐的感知。这种平淡中见深刻的写法,正是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