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沟行
松州之南茂州北,豺狼当道储饷厄。
中丞调兵急于火,夜里平番碉房破。
游击将军张世贤,赤心杀贼不愧天。
胡桃沟里被围急,弯弧四顾心茫然。
高岸当前后番虏,箭镝奔雷辟地户。
胡骝不幸误一蹶,徒手犹能搏雕虎。
芮家参将才且都,守边不数丁大夫。
忍令对面不相救,安在奋勇西击胡。
几人同来不同死,将军血作沟中水。
生时豪气雄万人,死后忠魂报天子。
边城二月吹芦笳,怨声番入胡桃花。
胡桃花开白练练,沟底行人泪如线。
中丞调兵急于火,夜里平番碉房破。
游击将军张世贤,赤心杀贼不愧天。
胡桃沟里被围急,弯弧四顾心茫然。
高岸当前后番虏,箭镝奔雷辟地户。
胡骝不幸误一蹶,徒手犹能搏雕虎。
芮家参将才且都,守边不数丁大夫。
忍令对面不相救,安在奋勇西击胡。
几人同来不同死,将军血作沟中水。
生时豪气雄万人,死后忠魂报天子。
边城二月吹芦笳,怨声番入胡桃花。
胡桃花开白练练,沟底行人泪如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场发生在四川松州和茂州之间的惨烈战斗,歌颂了一位名叫张世贤的游击将军壮烈牺牲的故事。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交代了背景:边疆地区盗匪横行,军粮运输受阻。中丞紧急调兵,夜里攻破了敌人的碉堡。
2. 中间详细描写战斗过程:
- 张世贤将军在胡桃沟被敌人包围,四面受敌
- 他奋勇杀敌,但战马不幸跌倒
- 即使徒手作战,他仍像打虎一样勇猛
- 讽刺了附近的芮参将见死不救
3. 结尾抒发哀思:
- 用二月边城的芦笳声和胡桃花营造悲凉氛围
- 将军的鲜血染红了沟渠,他的忠魂将回报天子
- 行人经过此地,看到白色的胡桃花都会落泪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的地名和人物让故事真实可信
2. 通过对比手法(张将军的英勇vs同僚的冷漠)突出主题
3. 善用比喻,如"箭镝奔雷"形容箭如雨下,"搏雕虎"表现将军的勇猛
4. 结尾用胡桃花这个意象,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完美结合
全诗歌颂了边防将士的忠诚勇敢,也暗含了对见死不救者的谴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