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踏青的闲适画面,充满田园生活的宁静美。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到郊外散心,正好赶上春游的好时节。这里用"聊骋望"(随意眺望)和"尚得"(刚好能)这样的口语化表达,显得轻松随意。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春天的生机:桑树柘树正逢养蚕的季节,田野风光预示着麦子即将成熟。野花对着游人绽放笑脸,解冻的溪水带着残冰流淌。这些画面像一组动态的镜头,有植物生长、有农事节气、有花草灵动、有溪水叮咚。
最后两句透露诗人的隐居志向:只要有五亩地就能安身,想把家搬到南边涧水旁。这里的"栖遁"指隐居,"南涧头"让人联想到《诗经》中"考槃在涧"的隐士形象,但诗人说得特别朴实,就像在商量搬家计划。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像用文字画的田园水彩画。诗人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用典,也没有生僻字,但每个画面都充满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温度。特别是"野花当客笑"的拟人写法,让整首诗顿时活泼起来,仿佛能看见野花在春风中摇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