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戏句 其四

㪷⑴升白米能供酒,暝目红裙难听歌。
为谢黄⑵州王内翰,莫言官职也蹉跎(自注:王元之诗官职蹉跎犹上疏。)。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日常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自嘲又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描写自己的生活状态:"一斗白米够换酒喝,但闭眼听歌时连穿红裙的歌女都嫌我寒酸"。白米换酒是穷书生的潇洒,但听歌时连歌女都懒得搭理他,幽默中透出窘迫。

后两句借王元之(宋代诗人王禹偁)的诗句自我开解:"替我谢谢黄州的王翰林,别说官职没混出头,就连上疏(给皇帝提意见)这种事我也懒得干了"。表面是自嘲事业无成,实则暗含对功名的淡泊——与其纠结官职高低,不如喝喝酒、听听歌来得自在。

全诗妙在用市井语言说士人心事,把仕途失意的苦涩,转化成柴米油盐中的幽默感。就像现代人调侃"工资只够撸串,会所嫩模别想",这种接地气的自黑反而透出智慧——人生不如意时,笑着认输也是一种赢。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