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陀歌赠乾上人
处处三门向南开,青山绿水自围裹。钟鱼鸣时摊钵盂,精粗随分吃些个。
一生受用只如此,何用忙忙脚踏火。口闲莫说事,留取吞饭颗。
眼明穿得针,要自时补破。粥后眠一觉,不著溲涨亦不起。
斋后行数步,不是肚膨也打过。我不求世人,世人不求我。
时时牵衣领,臃肿包头涡。一味怯风吹耳朵,世上许多人。
蘖蘖犹如蚁旋磨,团团并头争什么。一筹输与摩陀板头盘脚坐,人言南岳好。
奇峰七十朵,庐山更是好。瀑布垂天云,净色不受涴。
殿阁参差如画出,万人围绕看登坐。汝若学道便成佛,汝若不学地狱祸。
眼看鼻孔也寻常,六月日头甚热火。一筹输与摩陀看屋卧,唤渠挽不来,送渠推不可。
摩陀摩陀,无如之何。问著不答,好哑大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叫"乾上人"的和尚的日常生活,传递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全诗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蘖蘖犹如蚁旋磨")像直播和尚的日常vlog:寺庙大门常开,青山绿水环绕,敲钟吃饭都随缘,粗茶淡饭也满足。诗人说这样简单生活多好,何必像俗人整天忙得脚底冒火。重点提醒:少说话多吃饭,眼睛好用就补补衣服,喝完粥睡个午觉,吃完饭散个步——活脱脱佛系养生指南。
第二部分("人言南岳好"到"汝若不学地狱祸")用旅游广告的方式说大道理:人人都夸南岳山、庐山风景好,但诗人说真正的修行不在看风景,而在"学道成佛"的选择。就像六月大太阳底下,盯着自己鼻子看虽然无聊,但这就是修行的真谛。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变成幽默小品:这个叫摩陀的和尚特别佛系——叫他来他不来,送他走他不走,问他话装哑巴。诗人最后无奈笑着喊他"哑巴大哥",活画出一个超脱世俗、我行我素的可爱和尚形象。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禅理藏在吃喝拉撒中:用"补衣服""睡午觉"比喻修行,用"蚂蚁转圈"讽刺世人瞎忙。最绝的是那个装聋作哑的摩陀和尚,看似懒散实则通透,用"不配合"的态度活出了真正的自在。读完让人会心一笑: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该吃吃该睡睡,少管闲事多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