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卧雪庵

桐庐山中人,卜筑依平麓。
号曰卧雪庵,胸次清如玉。
疏林和靖梅,小圃渊明菊。
梅菊虽无情,聊以慰幽独。
最爱严冬雪片飞,剡溪孤棹人来稀。
沈沈一枕华胥梦,那识衰躯冻与饥。
觉时还拥重衾睡,万壑千峰寒可畏。
自信乡村兴味长,谁知霄汉簪缨贵。
百岁蹉跎两鬓华,忽承恩诏赐乌纱。
他年又拟天书到,特表袁安处士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清高自守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的淡泊。

开头几句介绍了主人公的身份——桐庐山中的隐士,住在山脚的小屋里,给自己的住所取名"卧雪庵",暗示他像雪一样纯洁高尚。他用林逋(和靖)的梅花和陶渊明的菊花装点庭院,虽然花木无情,却能陪伴他度过孤独时光。

中间部分写他最爱严冬飞雪时的景象,这时很少有人来访,他可以沉浸在美梦中,忘记寒冷与饥饿。醒来后裹着厚被子继续睡,看着外面险峻的山峰感到寒意逼人。这里通过对比温暖的被窝和寒冷的山林,突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自在。

最后几句写他虽然头发已白,却突然接到朝廷的任命(赐乌纱帽)。但他更期待将来朝廷能表彰像东汉袁安这样真正的隐士。这里表达了主人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享受隐居生活,另一方面又隐隐期待得到社会认可。

全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个清高脱俗又略带矛盾的隐士形象。诗中"卧雪"、"梅菊"等意象都象征着高洁品格,而结尾对"簪缨贵"和"处士家"的对比,则反映了古代文人常见的仕隐矛盾心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