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自然景物和人间疾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儒家济世情怀。
前两句写作者一路所见都让人频繁感叹,只有像葛天氏时代(传说中远古淳朴社会)那样无欲无求的人才能无动于衷。这里用"无情"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沉重。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社会凋敝:百姓流离失所没有生计,但春天依然如期而至。山野集市上蜜蜂追着马匹(暗示人烟稀少),麦田里突然惊飞的野鸡吓到行人。这些生动细节形成强烈反差——大自然生机勃勃,人间却萧条荒凉。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虽然儒家提倡"安贫乐道",但看到楚蔡之地(泛指南方)百姓困苦,自己还是忍不住要奔走问路(寻求解决之道)。"栖栖"二字活画出作者忧心忡忡、四处奔忙的形象。
全诗魅力在于:用蜜蜂追马、野鸡惊飞这样鲜活的画面,把社会苦难写得可见可感;既流露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又彰显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就像用白描手法画出了一幅明代版的"流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