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写一个叫李熊的读书人在功名诱惑面前保持本心的故事。
前四句像对比镜头:皇帝诏书突然下发,其他读书人都挤破头抢功名("竞轩眉"就是争着显摆自己),只有李熊这个儒林精英,反而像被风吹的树一样独自悲伤。这里用"风树悲"暗指他像树被风摇动般内心不平静,可能是想到功名背后的代价。
后四句是李熊的处世哲学:肚子饿就用学问填饱(把求学说得像吃饭一样实在),嘴巴只说正直话绝不阿谀奉承。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自古以来大器皿总是最后才成型,暗示真正的人才需要长时间沉淀,劝人别急着追名逐利。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人的强烈对比:一边是乌泱泱争功名的俗士,一边是像李熊这样"慢工出细活"的读书人。诗人用日常比喻(吃饭、做陶器)把深刻道理讲得接地气,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在浮躁社会坚持慢成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