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真赞师演成四偈 其四

随物现处,廓清寰宇。
不动神情,气吞项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气度非凡、境界超然的形象,核心在于"以静制动"的智慧。

前两句"随物现处,廓清寰宇"像电影镜头:一个高人能自然融入任何环境(随物现处),却自带强大气场,所到之处如同清风吹散迷雾(廓清寰宇)。就像武侠片里扫地僧,看似普通却能让周围变得清净明朗。

后两句"不动神情,气吞项羽"形成强烈对比:表面上面无表情(不动神情),内在却有着比西楚霸王项羽更磅礴的气势。这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纹丝不动,水下却蕴藏着巨大能量。

全诗妙在将"静"与"动"完美统一:通过外在的平静衬托内在的恢弘,用历史猛将项羽作比,更突显这种含而不露的强者风范。作者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张牙舞爪,而是举重若轻的从容。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