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道士形象,展现了他对诗歌和山水的热爱,以及艺术创作的高超境界。
前四句介绍主人公身份:这位头戴黄冠的道士(何炼师),出身官宦世家(水曹指掌管水利的官职),却有着诗人的风流气质,对诗歌的领悟已到超凡境界。"圣处坐参透"用夸张手法表现他参透了诗歌创作的精髓。
中间四句写他的生活状态:他撩起道袍行走于尘世之外,全心欣赏山水之美。他的诗歌创作已臻化境,文字浑然天成,每个字都像被净化过般不染尘埃。这里用"芒端"(笔尖)和"氛垢"(尘俗)的对比,突出其作品的纯净。
后四句赞美其诗作艺术成就:他的文字如云雾般自然灵动,似冰雪雕刻般精致。最后用"光怪射牛斗"这个典故(传说宝剑光芒直冲星宿),比喻其诗集问世时的震撼效果,就像耀眼的光芒直冲云霄。
全诗通过"黄冠/红尘""云雾/冰雪"等鲜明意象,塑造了一位兼具道家超脱与诗人气质的形象。最妙的是将诗歌创作过程比作自然现象(云雾缝纫、冰雪雕刻),既体现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又展现了艺术创作的鬼斧神工。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