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的生活片段,通过日常细节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时间感受:秋夜躺在枕上觉得漫长,冬日屋檐下却觉得白昼短暂。把人生比作"打摆子"(疟疾的忽冷忽热),形象说明寒来暑往的快速更替。"黄叶"两句继续强化这种流逝感:落叶比滚下山坡的弹丸还快,镜中容颜的消退同样不可阻挡。
中间四句写心态转变:承认昨日诸多念头都是错的,今天索性懒散度日。新酿的酒放在床头,但酒量已大不如前——这里藏着对青春不再的幽默自嘲。
最后两句最妙:小酌几杯就微醺,但发现西窗还残留着阳光的暖意。这个结尾温暖明亮,暗示虽然岁月无情,但生活中仍有值得珍惜的小确幸。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打摆子、弹丸、镜子),选取接地气的场景(屋檐、床头、西窗),把深刻的时光感悟写得生动可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认命但不丧气"的态度——接受衰老与变化,却在平凡中发现温暖,这种智慧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