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奉约圭禅师相过同食荔枝 其二

荔子丹兮满翠岚,能将法(道光本作滋)味发芳甘。
舌根幸有圆通在,何惜南来与遍参(以上《梁溪集》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荔枝成熟时漫山红遍的美丽画面,并巧妙地将品尝荔枝的体验与佛法感悟结合起来。

前两句"荔子丹兮满翠岚,能将法味发芳甘"是说:红艳的荔枝挂满青翠山间,它的甜美滋味能让人联想到佛法的奥妙。这里把荔枝的香甜比作佛法的韵味,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能启发禅意。

后两句"舌根幸有圆通在,何惜南来与遍参"则表达了:幸好我们能用舌头品尝美味(圆通指感官能力),何必舍不得南下遍尝荔枝呢?这既是对荔枝美味的赞叹,也暗含"通过亲身体验才能领悟真理"的禅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吃荔枝这件小事,传递出"生活处处是禅机"的哲理。诗人用味觉体验比喻佛法感悟,让深奥的禅意变得生动可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将日常生活诗意化、禅意化的独特审美。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