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不同距离观赏山景的奇妙体验,充满生活化的哲理和画面感。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观察视角带来的差异:近看时山石平平无奇,远观才发现整体美更震撼。这就像我们看事物,有时需要保持距离才能发现真正的价值。
后两句具体描写七座石峰的姿态:回望时它们像云外冒出的竹笋,其中两座特别高耸,其余五座相对低矮。诗人用"云外笋"这个比喻,既写出山峰的尖峭形状,又赋予它们破云而出的动态感。通过"两高五低"的简单数字对比,画面顿时有了层次感。
全诗语言如白话却意境深远,教会我们用变化的眼光看世界。就像现在用手机拍照,拉远镜头往往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景。那些看似普通的石峰,在诗人笔下变成了冲破云霄的生机之笋,这正是艺术眼光的神奇之处。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