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阊门一带繁华热闹的景象,用通俗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城市的生活魅力。
前两句直接点明苏州是人间乐土,而阊门更是其中最繁华的地方。这里用"乐土""擅雄"这样的词,一下子就让读者感受到这个地方的与众不同。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繁华:到处都是穿绿袖衣裳的歌舞艺人,楼阁林立;金钱交易像流水一样频繁;凌晨的市场依然喧闹,各地商贩说着不同方言。诗人用"三千""百万"这种夸张数字,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人潮涌动、财富汇聚的震撼场面。
最后两句特别有趣:诗人说这么热闹的场景,就算让画师来画,画师也会说太难画了。这种写法既夸大了阊门的繁华程度,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到底有多热闹,连画都画不出来呢?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古代城市Vlog,没有生僻字,但通过鲜活的市井画面、巧妙的数字对比和幽默的结尾,让今天的我们也能感受到当时苏州的商业活力和生活气息。这种写实中带点夸张的手法,正是古代描写城市诗作的独特魅力。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