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僧游天竺遂之五台

寒风挂席下沧溟,是处名山适性灵。
胜地暂依三竺紫,高天遥望五台青。
中林伏虎云生座,绝涧寻龙月满瓶。
若见文殊劳寄语,法门何日拟谈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秋日启程,从江南的天竺山前往北方五台山朝圣的旅程。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佛教意象,展现了僧人追求佛法真谛的虔诚之心。

开篇"寒风挂席下沧溟"用秋风和船帆点明时节和行程,僧人乘船离开江南水乡。"是处名山适性灵"说明这些佛教名山都能滋养人的心灵。

中间两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僧人沿途所见:先在杭州天竺山(三竺)暂歇,遥望北方五台山的青色;白天看见云雾缭绕的虎穴(伏虎象征降伏烦恼),夜晚在溪涧边用月光装满水瓶(寻龙暗示求法)。这些意象既写实又充满禅意。

结尾请僧人若见到文殊菩萨(五台山主)时代为问候,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渴求。"法门何日拟谈经"这个问句,既是对高深佛法的向往,也暗示修行之路永无止境。

全诗将旅途风景与修行感悟自然融合,语言清新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僧人虔诚向佛的赤子之心,以及佛教名山独特的精神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