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闲适画面,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愁绪。
上片写户外春景:小路旁红花稀疏,郊野已是一片浓绿,树荫深处隐约可见楼台。春风似乎管不住杨花,任由它们像蒙蒙细雨般扑向行人。这里用"不解禁"形容春风,把风拟人化,显得俏皮生动。杨花乱飞的景象既点明暮春时节,又暗含时光易逝的惆怅。
下片转到室内:翠叶间藏着黄莺,朱帘外飞着燕子,香炉的青烟静静盘旋,像空中飘浮的游丝。这些细腻的描写营造出静谧慵懒的氛围。最后两句点出主旨:酒醒梦回时,只见夕阳斜照深院。这里"愁梦"与"酒醒"形成对照,暗示借酒消愁终是徒劳,而"斜阳深深院"的寂寥景象,更强化了时光流逝、孤独无言的感伤。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暮春的闲适与人生的淡淡哀愁自然融合,没有激烈的情感宣泄,却在平静中透出耐人寻味的意境。最妙的是结尾处,酒醒后看到的不是明媚春光,而是斜阳深院,这种反差让整首词的愁绪显得格外悠长。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