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郴阳何都宪子元巡抚云南 其三 述河南参政事

朝有程书野有歌,行过颍水复黄河。天于斗极瞻时近,风自棠阴憩处多。

七郡图经随我在,百年田里谓民何。寻常莫拟题名处,万仞嵩高石可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巡视河南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勤政爱民的情怀。

前两句写官员公务繁忙:朝廷有公文要处理,民间有百姓的歌声要倾听,他走过颍水又渡过黄河,四处奔波。这里用"程书"和"野歌"的对比,暗示官员既要处理政务又要体察民情。

中间四句是核心:抬头看北斗星离得很近(暗指心系朝廷),在棠树荫下休息时总能感受到清风(用"棠阴"典故暗喻德政惠及百姓)。随身带着七郡的地图册(表示心系地方),最关心的是百姓百年来的生活状况。这几句通过星斗、清风等自然意象,含蓄地表达了官员心系天下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不要在普通地方题写名字,要写就写在嵩山万丈高的石壁上(暗喻要留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万仞嵩高"的夸张手法,既展现了宏伟志向,也暗示为官要有高山般的品格。

全诗用行走路线串联场景,将勤政、爱民、自省等情怀融入自然景物中,没有直接说教,却通过"棠阴""嵩石"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官员的胸襟。语言看似平实,实则用典自然,展现了传统士大夫"行万里路"的实践精神和"心系苍生"的政治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