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寒食节时的忧国忧民之情,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征人的牵挂。
上片写作者抱病在身,感伤时局,愁绪万千。他看到路边繁花盛开,却觉得这些花"无赖"(不懂事),因为它们在乱世中还开得这么热闹。杜鹃鸟(蜀魄)的叫声让他心碎,子规鸟(杜鹃的别称)啼血也唤不回逝去的时光,暗示国家命运的艰难。
下片转到寒食节的传统(传烛禁烟是寒食习俗),但此时边疆战事不断(烽火天涯),多少战士被迫离家。最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内地杨柳楼头月色正好,而玉门关外的征人却要面对天山的风雪。通过两地景象的对比,突出了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全词用寒食节的特殊氛围,将个人病痛、国家动荡、战士艰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展现了乱世中文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