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怨①

君王去后行人绝,箫筝(一作竽)不响歌喉咽。
雄剑无威光彩沈,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寞(一作寂)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曾经繁华的铜雀台在君王离去后的衰败景象,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深刻的沧桑感。

前四句用"行人绝""歌喉咽"等画面,生动表现热闹消失后的死寂。就像突然关掉音响的舞台,乐器蒙尘、宝剑生锈,所有辉煌都像熄灭的星星般黯淡。这里用"雄剑无威""宝琴零落"这些具体物件,让衰败变得可触摸。

五六句的"秋露"和"月光"最打动人心。冰冷的露水滴在空荡的台阶上,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现在只有月光徘徊,像无声的见证者。这种以自然景物衬托人事变迁的手法,比直接说"这里没人了"更有感染力。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当年的歌舞者早已消失,只剩西陵的灰烬。这个"灰"字用得极妙,既可能是实指建筑废墟,也暗指所有繁华终将化为尘土的人生哲理。就像我们看历史纪录片里那些荒废的宫殿,会自然联想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轮回。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热闹的宴会切换到废弃的舞台,再切换到月光下的废墟。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盛极必衰的永恒命题,让读者自己品出那份物是人非的惆怅。这种留白的艺术,比直白说教更有回味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