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访道的所见所感,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悠然自得的情趣。
前两句写登山过程:数百级台阶通向高耸的楼阁,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台城,连后湖都变得渺小。用"手挽""唾"这样夸张的动作,表现出居高临下的畅快感。
中间四句是登高后的美景:雨后群峰争先恐后地显露身姿,云雾散开时连湖中的小船都能看清;阳光在草木间跳跃,雨后田间牛驴行走的景象宛如画卷。这些动态描写让山水活了起来,充满生命力。
最后两句转入感悟:听着渐渐消散的钟声凭栏远望,道人却只是悠闲地捋着胡须。这个对比很有意思——作者被美景震撼,而修道之人却早已看淡一切。通过这个细节,暗含了对道家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全诗最妙的是把登高远眺的壮阔、雨后山色的清新、农家生活的质朴,与修道之人的淡泊融为一体,既有生动的画面,又有人生的感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