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同游紫阳洞的壮丽景色和超然心境。
前四句写登山远眺的景色:城墙般高耸的山崖连接着天梯般的山路,蜿蜒的石阶伸向云雾深处。积雪消融的山峰间飞过寒雁,夕阳低垂时炊烟笼罩着千家万户。诗人用"高堞""天梯"等比喻,把静态的山写得气势磅礴;"寒雁""夕阳"的意象又为画面增添了苍茫感。
后四句转入洞中奇观:层层山岩裂开形成红色山谷,云中洞穴滴落紫色泥浆。最妙的是结尾的联想:坐在仙境般的瀛台(传说中海上仙山)对面,不禁让人想和仙人相约同游蓬莱。这里"丹壑""紫泥"的鲜艳色彩与"瀛台""蓬海"的仙家意象,把现实景物升华成神话世界。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大远景展现山势险峻,接着中景捕捉雁影炊烟,最后特写洞穴奇观,最终将画面定格在诗人的神游幻想中。通过这次游览,诗人不仅看到了自然奇景,更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体验,表达了对逍遥仙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