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塔影
曾来策蹇湖阴,鞭丝指点南屏路。
无人踏到,月沉沉地,绿濛濛处。
笋阁经残,石床茶熟,惯留云住。
更松飙天半,横波皱碧,从烟际,寻铃语。
莫问银绳玉柱。
恁凄凉、几经鸽怖。
萝垂藓剥,劫如泡电,伶俜千古。
山雨湖云,楼台罨画,不遮高处。
怡暝鸦一阵,带将落叶,驮微茫去。
无人踏到,月沉沉地,绿濛濛处。
笋阁经残,石床茶熟,惯留云住。
更松飙天半,横波皱碧,从烟际,寻铃语。
莫问银绳玉柱。
恁凄凉、几经鸽怖。
萝垂藓剥,劫如泡电,伶俜千古。
山雨湖云,楼台罨画,不遮高处。
怡暝鸦一阵,带将落叶,驮微茫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湖山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受。
开头,作者回忆自己曾经骑着马来到湖边,用鞭子指点着南屏山的路。这里的环境非常宁静,几乎没有人来,月光洒在地上,显得格外沉静,而周围是一片绿意朦胧的景象。作者提到“笋阁经残,石床茶熟,惯留云住”,这里可能是指一座古老的小亭子,已经有些残破,石床上煮着茶,云彩似乎也习惯了在这里停留。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恬淡生活。
接着,作者描述了松树在风中摇曳,湖面上波纹荡漾,仿佛在寻找远处的铃声。这种声音和视觉的结合,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然后,诗词转入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作者提到“银绳玉柱”,这可能是对古代建筑的隐喻,暗示着曾经的辉煌现在只剩下凄凉。鸽子的恐惧和藤蔓的垂落、苔藓的剥落,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侵蚀。作者感慨“劫如泡电,伶俜千古”,意思是说,历史的变迁就像泡沫和电光一样短暂,而孤独则贯穿了千百年。
最后,作者回到眼前的景象,山雨和湖云交织,楼台仿佛被画上了朦胧的色彩,但这些都无法遮挡高处的事物。天黑了,一群乌鸦带着落叶飞过,仿佛驮着某种微茫的希望或记忆离去。这里,乌鸦和落叶象征着无常和变迁,而“微茫”则可能暗示着对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景物的赞美,也有对世事变迁的哀愁,最终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这一切。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词既有深度,又富有艺术魅力。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