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弟后得李仲子能茂损书及古近体六章病甚勉酬一律
伤心万事一身孤,名尽犹堪借子无。
任使暗投毋按剑,那能逆旅便酬珠。
将苞日彩终巢阁,欲血霜啼好过都。
见说胡郎诗薮就,龙门咫尺在菰芦(老瑞着诗薮成李与同郡故云)。
任使暗投毋按剑,那能逆旅便酬珠。
将苞日彩终巢阁,欲血霜啼好过都。
见说胡郎诗薮就,龙门咫尺在菰芦(老瑞着诗薮成李与同郡故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弟弟去世后,收到友人李能茂的慰问信和诗作时,强撑病体写下的回赠之作。全诗交织着丧亲之痛、知音之感和对文学的热爱。
首联"伤心万事一身孤"直接道破心境:弟弟离世后,作者感到世间万事都令人心碎,自己像孤雁般无依。但友人仍以"名尽犹堪借子无"相慰,意思是即便名声消尽,还有你这个朋友可以依靠。
颔联用"暗投明珠"的典故(古人得到珍贵礼物会警惕是否陷阱),表达对友人真诚关怀的感动:你的情谊就像黑暗中递来的明珠,我怎能在落魄时就用普通礼物回赠呢?
颈联以凤凰自比,说虽然自己像凤凰暂时栖息在简陋处(巢阁),但终将浴血重生飞越都城,暗示在困境中仍怀有文学抱负。
尾联提到友人胡郎(可能指共同好友)完成了《诗薮》这部著作,将友人比作隐居芦苇丛中的龙门高人,既赞美了朋友的文学成就,也暗含"高手在民间"的感慨。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病中见真情"的细腻:作者在人生最低谷时,友人送来文字温暖,而他用最后的力气以诗回应,展现了文人之间以心换心的珍贵情谊。诗中既有"血霜啼"的痛楚,也有"终巢阁"的坚韧,更有对文学不灭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