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战城南,扬义旗。
大小百馀战,劲气不少衰。
一朝赴敌先士卒,为臣死忠心不疑。
丈夫徇义贵得所,马革裹尸何足悲。
古人一战宁爱生,野死不葬乌死之。
问渠兹事胡乃尔,食君之禄分所宜。
君不见李陵降虏污青史,张巡骂贼真男儿。
谁云薰莸莫别白,董狐褒贬千年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战场上士兵的忠诚与牺牲精神,用直白的语言歌颂了军人宁死不屈的气节。

开头"战城南,扬义旗"直接带我们进入战场,说战士们打了上百场仗依然士气高昂。中间用"马革裹尸"这个典故(古代用马皮包裹战死的士兵)说明战死沙场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光荣。诗人认为吃皇粮的军人就该这样尽忠职守。

后面举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历史人物:投降匈奴的李陵遗臭万年,死守睢阳的张巡才是真英雄。就像香草和臭草容易区分一样,历史会公正记录每个人的选择。最后提到"董狐"(春秋时著名的正直史官),强调历史终将给出公正评价。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会死也要往前冲"的军人血性,用战场、历史故事这些具体画面,让"忠诚"这个抽象概念变得特别有感染力。就像现在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让我们对古代军人的牺牲精神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