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春日咏兰
离墨山前,善权洞口,一径红兰堪藉。
露眼如啼,掩冉溪庄水榭。
趁雨摘、螺黛青分,带烟采、蝶裙碧化。
妒归樵、满担清芬,日斜纤手刚盈把。
紫茎暗数漫剪,还取春泥垒,粉红墙罅。
午困妆馀,惯是向人沾惹。
被玉轸、弹上银蝉,向犀奁、和些冰麝。
待閒里、焙入龙团,小窗供夜话。
露眼如啼,掩冉溪庄水榭。
趁雨摘、螺黛青分,带烟采、蝶裙碧化。
妒归樵、满担清芬,日斜纤手刚盈把。
紫茎暗数漫剪,还取春泥垒,粉红墙罅。
午困妆馀,惯是向人沾惹。
被玉轸、弹上银蝉,向犀奁、和些冰麝。
待閒里、焙入龙团,小窗供夜话。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采兰的清新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上片写采兰的场景:
1. 开篇点明地点——离墨山前、善权洞口的幽静小路,红兰盛开可作坐垫,展现山野趣味。
2. 用拟人手法写兰花沾露如含泪的眼睛,在溪边水榭间摇曳生姿,赋予兰花灵动之美。
3. 采兰过程充满诗意:雨中采摘如分取青山黛色,烟里采集似将碧绿化入裙摆。樵夫担着清香路过,与采兰女子形成温馨互动,夕阳下刚好采满一把的细节尤其生动。
下片写兰花的妙用:
1. 精心修剪花茎,将兰花连春泥植入墙缝,体现对自然的珍视。
2. 午休后兰花香气主动撩人,被用来制作香品:琴上装饰、妆匣添香,甚至掺入名贵香料。
3. 结尾最有趣——把兰花焙入茶饼,留着夜晚窗边闲聊时品用,将雅致生活情趣推向高潮。
全词亮点:
- 通篇不用一个"香"字,却通过"清芬""冰麝"等词让读者仿佛闻到兰香
- 把采兰这件小事写得像一场风雅的仪式,从野外采摘到制成茶饮,完整展现古人的生活美学
- "妒归樵""午困妆馀"等细节充满人情味,让高雅的兰花有了烟火气
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部古人采兰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他们如何将山间野趣转化为精致生活,每一帧画面都飘着淡淡的兰花香气。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