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耳

耳耳非佳语,陆陆难为颜。
我生胡不淑,多戚长鲜欢。
摇落复已绿,春风满江干。
最灵起予兴,欲言骨肉酸。
园桑推为薪,桃李亦半残。
翘荛企晴燠,九室十更寒。
飞钱如美色,乃入贵者阑。
丘闾有谷卖,穿櫩朝无{左饣右亶}。
不售信蹙隐,徒手良抱叹。
宛转愒余息,沟壑分雨间。
吾辈正不免,遑暇卹彼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困顿、内心苦闷的普通人形象,用非常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

诗的开头"耳耳非佳语,陆陆难为颜"意思是:听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看到的都是让人难堪的景象。这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困境。

"我生胡不淑,多戚长鲜欢"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我这一生怎么这么不顺,总是忧愁多欢乐少。这种直白的自怜很容易引起共鸣。

中间部分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
- "园桑推为薪,桃李亦半残":园子里的桑树被砍了当柴烧,桃李树也枯死了一半,比喻家道中落。
- "飞钱如美色,乃入贵者阑":钱像美女一样,都跑到有钱人家里去了,讽刺社会的不公。
- "丘闾有谷卖,穿櫩朝无{左饋右亶}":集市上有粮食卖,但穷人家里早上还是没有吃的,表现贫富差距。

最后"吾辈正不免,遑暇卹彼瘝"是诗人无奈的感叹:我们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哪还有余力去关心别人的疾苦呢?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比喻,如桑树、桃李、粮食等,让普通人都能看懂
2. 真实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3. 语言直白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出了最真实的人生感受
4. 结尾的无奈感叹,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无力感

这首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古代社会中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虽然写的是几百年前的事,但其中对生活艰辛的描写,对命运不公的感叹,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柯芝

宋瑞阳人,字士先。通五经,工词赋。诣行在求读书省中,益通诸家之学。平居以著书授徒自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