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十五日立春》用生动活泼的意象,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现象和民间生活趣味。全诗像一组快镜头,把初春的热闹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两句"元夕春百年少,日月食皆逢卯"用节日和天象点明时间:元宵节刚过又逢立春(百年少指立春),连日月食都赶在清晨(卯时)发生。这里用"赶趟儿"的天象暗喻春天来得急迫。
中间四句用动物对比展现初春的戏剧性:乌鸦叫得愁苦,喜鹊却欢天喜地;兔子(卯)刚探头,老虎(寅)还拖着尾巴——既描绘生肖交接的热闹,又暗含冬春交替时"兔来虎未走"的时节特征。
最后两句"雷凭凭电光掣,春朝风元夜雪"最精彩:春雷轰隆闪电破空,白天的暖风到夜里又变回飞雪。这种天气的"变脸"正是初春典型特点,诗人用闪电般的短句,让读者仿佛亲历了这种瞬息万变的春日奇观。
全诗就像春日的万花筒,短短几句把动物、天象、气候全写活了,不用一个"春"字却处处是春意,读来能感受到古人迎接春天时那种按捺不住的欣喜。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