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倪明府

黄钟之响久已寥,我侯振之鸣韶箫。
鼓于宫堂笙磬调,二八玄鹤剔清霄。
葳蕤雏凤呼相招,感激至气流轻飙。
流轻飙,错咸池。
散海雾,濯炎曦。
朱丝为管约,宝珥饰琴徽。
圣主宣剔赓礼乐,侍臣率和柏梁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赠倪明府》是一首赞美官员倪明府("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才华和政绩的作品,用音乐比喻他的治理才能,读起来充满画面感和韵律美。

1. 音乐比喻治国才能
开篇用"黄钟"(古代最高雅的乐器)形容倪明府像一位音乐大师,让沉寂已久的礼乐重新奏响("久已寥"到"振之鸣韶箫")。接着描写宫廷中笙磬和鸣、仙鹤起舞的热闹景象,暗喻他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2. 凤凰与风云的意象
诗中"雏凤呼相招"用幼凤鸣叫比喻倪明府吸引贤才的能力,"轻飙"(清风)象征他的影响力。后半段"错咸池(太阳沐浴的神池)""濯炎曦(洗去酷热)"等神话意象,进一步赞美他像自然力量一样涤荡浊气,带来清凉。

3. 器物细节显尊贵
"朱丝为管""宝珥饰琴徽"通过描写乐器的华美装饰(红色丝弦、珠宝琴徽),暗示倪明府品德高尚、地位尊贵,同时呼应前文的音乐主题。

4. 结尾升华主题
最后两句将倪明府与"圣主礼乐""柏梁诗"(汉武帝时群臣联句作诗的盛事)联系起来,既称赞他辅佐明君振兴文化,又巧妙点明这首诗本身就是献给贤臣的"柏梁体"赞歌。

整体魅力
诗人把抽象的政绩转化为可感的音乐画面,神话与现实交织,让读者仿佛听到仙乐、看到祥瑞,自然体会到对倪明府的推崇。这种用艺术美表达政治理想的手法,既避免直白说教,又留下想象空间,是古典诗词的典型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