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同石子文游欧阳参军园问其主人已物故独一老妇开门亭槛幽雅酴醾方盛开因叹二年卜居邻巷相去数十步而未尝一到作诗记之 其二

居邻曲巷有朱扉,未许墙东宋玉窥。
春草满池惊昼梦,酴醾万朵压繁枝。
湘西江上参军宅,黄四娘家子美诗。
他日沅陵寻故事,为余收入楚人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春天的傍晚,一同游览欧阳参军的园子,却发现主人已经去世,只有一位老妇人在看守。园中的亭子栏杆幽静雅致,酴醾花盛开,诗人不禁感叹自己居住的巷子离这里只有几步之遥,却从未造访。

首句“居邻曲巷有朱扉,未许墙东宋玉窥”,诗人说自己住在一条曲折的巷子里,巷口有一扇红色的门,但从未允许东边墙外的宋玉(古代美男子,这里借指邻居)窥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私密生活的守护。

“春草满池惊昼梦,酴醾万朵压繁枝”,诗人看到园中春草茂盛,仿佛惊扰了白昼的梦境,而酴醾花盛开,繁茂的枝条被花朵压弯。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湘西江上参军宅,黄四娘家子美诗”,诗人回忆起湘西江边的欧阳参军宅,以及黄四娘家的子美诗。这里通过地名和人名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他日沅陵寻故事,为余收入楚人词”,诗人表示将来有一天要去沅陵寻找这些故事,并将它们收录进楚人的诗词中。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以及对自己作品的期许。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园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