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光石(在惠山第五峰下帷宋坞)

团团峰顶石,作镜自谁何。
拭岂须人力,悬常藉女萝。
冷光侵日月,清影映山河。
终古无昏蚀,都凭岁月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位于山顶的圆石,像镜子一样光滑明亮,充满自然的神奇魅力。

1. 石头像镜子:开头说山顶有块圆石头,不知是谁把它磨得像镜子一样光滑。这里用"自谁何"制造神秘感,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自然的力量:诗人说这面"石镜"不需要人工擦拭("拭岂须人力"),而是靠垂挂的女萝(一种植物)来保持洁净。说明大自然有自己的清洁方式。

3. 神奇的光影:石头反射的冷光能照到日月(夸张手法),清晰的倒影映照着山河。这里用"侵"字很妙,写出石镜光芒的强势。

4. 永恒的特性:最后说这面石镜永远不会变暗或损坏("无昏蚀"),因为漫长岁月就是最好的打磨工具。把石头经年累月的自然变化说成是"打磨",很有想象力。

全诗通过一块神奇的石镜,赞美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和永恒。诗人用日常的"镜子"作比喻,让高山巨石变得亲切可感,同时又保留着神秘色彩。最精彩的是把岁月流逝这个抽象概念,形象地说成是"打磨镜子的过程",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

0